POA非职权影响力—打破零和博弈的影响力
-
第一问:什么是影响力?
对于很多人来说,“影响力”其实就是说服或者改变对方,来听从自己的意愿或指令。无论是西奥迪尼的那本《影响力》,还是时下各种流行的说服技巧,都是为了这个定义去服务的。
但是,这样的定义真的没问题吗?
第二问:企业为什么要采购影响力的课程?
企业想要的是:员工通过提升影响力,能够和对方更好地开展合作。然而当专注于说服和改变对方时,影响力就变成了一个你输我赢的“零和博弈”,违背了企业的初衷。由于工作中的双方是长期重复博弈关系,所以这次影响的“成功”反而会为未来的合作埋下了更大的“雷”。
第三问:怎样才是企业需要的非职权影响力?
在影响他人的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陷入以下这些误区:
误区一:错把要求对方做的事当做目标。导致对方的反感和抵触。
误区二:一定要对方接受自己的方案。导致思路被局限,无法突破。
误区三:以为被对方影响就是失败。导致过分坚持自己的方案。
在本课程中,我们引入了原创的POA思维,重新定义了企业所需要的非职权影响力:POA思维把目标、伙伴、方法/行动这三个元素联系在一起,特别强调用目标去凝聚伙伴,加强在工作中的合作。因此特别适合帮助学员用合作思维来影响身边人,打破“零和博弈”的怪圈。
而且当团队全体成员都具备了POA思维以后,更可以形成企业内部共通的工作语言,极大提升团队内部和之间的沟通合作的效率。
课程对象 Attendees
- 需要通过提升非职权影响力来更好解决工作中问题的员工与管理者
课程时长 Duration
授课时长:2 天;授课人数:40人
授课形式:情景模拟 -
一、POA影响力
- 开场破冰
- 什么是影响力?
- 影响力 ≠ 改变对方
- 影响力 ≠ 零和博弈
- 影响力就是和他人一起更好地解决问题
- POA行动力
- POA影响力
二、明确目标:把对手变成伙伴(P)
- 什么是好目标?
- 怎样找到真正的目标?
- 怎样表达你的目标?
- 怎样了解对方的目标?
- POA提问法:怎么问取决于你提问的目标
三、共创方法:排除障碍解决问题
- 从伙伴到行动
- 拒绝零和博弈
四、复习总结
- 用POA思维重新定义影响力:
- 回顾知识点
- Q&A
- 行动计划
-
- 了解工作中的影响力不是说服对方的零和博弈,而是一次合作
- 能够找到工作中的痛点,并且基于痛点正确定位影响时的目标
- 能够准确地表达目标,和通过提问了解影响对象的目标
- 能够建立把影响对象当做伙伴(P)的思维习惯
- 能够与伙伴高效共创,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案
-
通过课程的学习,学员了解工作中的影响力不是说服对方的零和博弈,而是一次合作,认识到非职权影响力的核心是有共同的目标,然后找到真正的伙伴,共创有效的方法,人人都具备非职权影响力。
-